漁業推廣雜誌在2021年12月號(v. 423)的專題報導聚焦台灣遠洋漁業的當前挑戰,本研究團隊也由劉黃老師代表,接受採訪。完整的系列文章請看漁業推廣423號。
本期專題共有四篇文章。第一篇文章是「與世界同承擔海洋保育、人權:台灣遠洋漁業航向永續」。這裡定義了永續發展,具體而言在遠洋漁業中的兩個面向:保育與人權。這篇文章回顧了台灣有參加的世界主要的區域漁業管理組織(Regional Fisheries Management Organisation, RFMO),以及台灣在世界遠洋漁業所扮演的重要腳色。本文接著羅列台灣近年面臨的國際挑戰,有來自歐盟針對IUU捕撈發的黃牌,美國勞動部的強迫勞動清單,以及多個NGO的點名勞動條件。為了應對這些挑戰,政府修改遠洋三法,增強政府對遠洋漁業的管理力道。在遠洋三法實施以來,台灣的港口檢查次數與海上觀察員數量皆有提升,
在「遠洋漁業面面觀:漁業改善計畫進行中」,更詳細介紹台灣遠洋漁業的產值規模、從業人員、漁船數、魚種、作業方式等等。該文採訪鮪魚公會與小釣協會,以業者的角度描述當前的挑戰與改進方案。至於第三篇文章「甲板上做工的人」,則以漁工角度出發,描述海上工作的辛苦。 劉黃老師表示:除了職業災害的風險之外,漁工還面對勞動剝削的隱憂。台灣當前的遠洋漁工主要來自外國勞動人口,而中間需要經過外國仲介與本國仲介,導致了薪資的給付可能雁過拔毛,薪資的不當扣款成為常見的勞資爭端。最後一篇「境外雇用外籍船員仲介機構評鑑」則介紹台灣當前境內雇用與境外雇用兩種類型,以及對應的法源依據。該文接著介紹政府如何透過仲介評鑑,把關漁工的雇用條件。